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玩物。Toy Boarders


8 Poses of Skateboaders

Cruising_1

Tail Grab

Pushing

Ollie




愛的曝光Love Exposure



日劇屋本鋪記述了園子溫的一番說話:


「我有個古怪朋友,嗜好拍裙底照片,
他將大作拿來給我看,都是高校女生等巴士的照片,
問我覺得怎樣,我一時語塞,但心想他真變態。
 那時候,一個職業裙底攝影師看上我朋友的作品,
他之後成了裙底界名人,所拍的錄像大賣。
後來他告訴我,妹妹被邪教洗腦,
雖然沒法叫她走回頭,但他無所不用其極終於成功。
他很驕傲的告訴我:「我說服了她回到現世。」
但之後我想:「他生存的世界也很瘋狂哩。」
這變態故事一直留在我腦海。」

其實看完這部4小時長的電影當下的感受跟園子溫導演的感受是很相似的,
所謂「變態」的解釋是「心理的一種有別於常人的不正常的心理變異的狀態」
正常人與不正常人之分,正常行為與不正常行為之分。
不過,是誰定義了「變態」,更深一增去討論的是是誰定義了「正常」,
我明白這個話題很有爭議的,探究「正常」不是要挑戰什麼,
也不是我認同被視作「變態」的事情,我一樣會覺得有些行為真的很反感,
例如片中的「偷拍裙底」以及一班「變態人士」告解自己的變態行為。

其實想深一層,這個世界或許根本是變態的,這個世界沒有正常人,
只有不正常的帶領者,帶領著一班不正常人。
這個世界或許是瘋狂的。

純愛原來可以演化到那麼的複雜瘋狂,儘管原意是純愛。

很認同一位網友的影評中說道的一番說話:

「也許每天習以為常的生活正是壓抑人性的結果,
否則這個世界無法獲得和平,他們在人前若無其事,
卻在背地裡以內心或者外部的變態來取得釋放。
當終有一日,這樣的假面被摧毀,又當如何面對自己的罪。」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街坊


是日去了中醫館清清感冒。
 小朋友、笑聲、閒談、問候、狗仔、旺旺貓⋯⋯
很想記下當下的這個畫面,好像自己也久違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安慰和滿足,一種從簡的滿足感。

Clay Man No.2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期望

期望永遠別太高,
就算最心底裡渴求那種成就感,
也別期望高,
可算是一種自欺欺人是嗎?
因為我太害怕那種失落感,
由高跌至底,就像本人本身承受不了丁點離心力一樣,
沒辦法面對那種落差。
雖然希望獲得認同,但始終還是要懷著謙卑踏實的心態比較令自己心安。
我很矛盾,獲得成就感那刻會飄飄然的然後感到不真實、不安;
得不到認同的時候就會不斷檢討自己,自信受到衝擊然後急速下降,不安。

因此,要平衡狀態,
就要踏實地努力做好當前的事,
努力過後的回報才是最甜美的果子。
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我尋找的不是著目,
而是別人的尊重,
尊重我對工作的要求、過程、態樣、心機。

Clay Man_First Try

Front_Clay Man with Beanie

3/4 Clay Man With Beanie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Shing Mun Reservoir

Shing Mun Reservoir
Shing Mun Reservoir

Miscanthus
junhooo
Taking Rest
Alone
Shing Mun Reservoir
Miu
Bromance
junhooo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請不要忘記初衷

深明面對愈來愈多的人與事,相對地愈來愈複雜和繁重,
好像比以更加健忘,嚴重點說是「斷片」。
常常都把自己的感想當下記錄在IG上,圖文並茂某程度上是幫助我去記載一些重要的人與事,和自己的初衷。因為我久不久就會翻看自己的記錄,像是一個失憶的人去尋找自己的記憶一樣。
而當下,我腦子裡有好多想法,但我都未能一一做到。
我希望這一分這一秒能夠記錄我現在:
"不要只有想法,實現出來吧,因為你會斷片,你會忘記你想過要做的事。"
"你的畢業作品、你每日的畫作練習、你每日要看的書、你想做的polymer clay modeling⋯⋯"
"你今日做了沒有?"

請現在看到的「我」看到「現在的我」時,會被提醒,會謹記。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玩物

食錢獸
Ultraman
巴魯坦星人

玩物好像成為了我的新試好,好像是從⋯⋯
應該這麼說,我以前買玩具的頻率並沒有現在那麼高,只是偶然興起。
但這一年好像比以前更加放寬自己,更加熱愛,
玩物那種快樂很美好,好像能夠解壓一樣,或許是一種寄託。
當中會感受到自己心裡的童真,而繼而感受到自己原來仍然保持著童心的安慰,
再來就是一種美的欣賞。
玩物真的很快樂,玩物可以很沉迷,所以要懂得節制。
懂得自身與物件之間畫距離,享受那種「剛剛好」的節奏,特別快樂。

p.s. 以上是在milk mart少少的戰利品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不自量力

所謂的壓力是因為自己不自量力地倉卒的勉強自己去面對,不是嗎?

並不代表跨過這個挑戰下次便會更強大地去面對以後。
因為下次你也會相對地不自量力地倉卒的勉強自己去面對。
因為「不自量力」根本就是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能力,

我對最熟悉的自己卻是最陌生,因此迷失,因此無形的壓力壓得自己氣也喘不過來,因此惡性循環不斷重演。

總是那麼的 不 自 量 力











睡,村上春樹

距離上次的日記已經有十個月了,

失眠的狀況也有好轉了。

睡,這本短篇小說,十個月後才完成。

讀這本書很容易,其實不用太多時間已經可以閱畢。

可是心中常常有個結總覺得一看這本書,就會與失眠扯上關係,所以放下了十個月。

而我只閱讀了一半。

而再度閱讀的原因是想再以親身經歷的失眠作為畢業作品的題材。

其實我並不是村上春樹的書迷,也沒有讀過村上的書(本人脫離了讀書這習慣很久⋯⋯慚愧)睡,這本書可算是我的村上春樹入門書。

村上說這本書是關於他個人的一些整理,有重新出發的意思。 其實,我開始有些明白他的原意了。

書中的女主角在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中慢慢失去了自我,
煮早餐、送小孩上學、買送、煮午飯給老公、接放學、煮晚飯、聽老公說牙科診所的日常瑣事、做愛、睡覺⋯⋯
看似美滿,但總是讓人感受到一種不真實感。

其實當你每一天都重複做著同樣的事情,事情就開始像任務一般,每日只要完成任務過了一天,像機器人般的生活,生命缺乏了精神,腦袋不需消化、思考,生活找不到一個支撐點。

一次的噩夢令女主角開始新的體驗,失眠。

對於一般人來說,失眠是一件煩心的事情,因為缺乏睡眠會令自己第二日的精神差得很,影響工作、生活。

但女主角的失眠卻令她異常地精神,與正常人的失眠反應造成極大反差。

她開始閱讀小說,半夜駕駛游車河、開始吃平時家裡不會出現的巧克力,身體比以前更年輕。

說白了,失眠令她有了思想的衝擊,「改變」令固有的規律被有新的刺激,可以造成前所未有扭曲形態,超越正常的休息狀態,甚至重新思索「死亡」的定義。

我對「失眠是思考的刺激」十分有同感,其實我個人認為失眠雖然令我的身體變得十分疲憊、精神恍惚,但無可否認失眠總會令我有一種特別敏感的思考模式,有特別多的思考、反思、靈感。那種夜裡一人的孤獨,總有一種迷幻、失意。

失眠期間的夜裡會獨自看電影、畫畫、寫寫東西,其實可以做很多日間不會做的事情。

失眠對於我而言是「迷失」

俗話說:Getting Yourself Lost is Finding Yourself

我覺得挺對的,壓力讓我失眠,失眠讓我思考壓力

如果可以Overcome失眠,証明自己一定找到了一些方法去解決心結吧。

不過人是有極大可能重覆錯誤,當你getting lost, 然後你再find yourself, 然後你又getting lost, 之後又再find yourself⋯⋯

因為人類是一種犯賤,死性不改的生物。

說回那本小說,那個結局完全令我感到愕然,完全是「什麼鬼?完了?」

我不熟悉村上風格,對於我來說完全是沒有交代過般的結局。

叫我這入門者十分困惑⋯⋯或去是仍然在一種「迷失」狀態中⋯⋯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安眠藥_第二日

已服用第二日,感覺真的比前兩天要舒服得多。我明白不應該依賴藥物,但此時此刻這是最令我得休息的辦法。我認識了JAN,她很好,很耐心傾聽我的說話,我想目前真的只有她能理解我的目前情況,跟她聊天我釋放了我的淚水。老實說,我很久沒這樣因為內心抑壓而這樣痛哭過來,每次的眼淺都只是因為短暫的衝擊而受刺激,卻不曾為過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而釋放過,我想我的精神和身體都在告訴我,我不能再這樣對自己,我在傷害自己。洋甘菊、深呼吸、聽音樂、安眠藥、散散步,這些我都照著每天去做,我發現我不曾讓自己的身軀放鬆下來,我實在要檢討一下以往活過來的是什麼人生。九月初那次暈倒我會是一次叫我認真思考生命與親人的體會;而今次我想是一個延續,叫我更深一層去體會什麼是釋放,面對自己的限制,接受自己的限制。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失眠第三天

這時我在十二點半的時間便入睡了,以為一切也可以安定下來之時我卻在三點四十八分自然醒了,我不記得有否發了夢或是發了些什麼夢,一切都變得緊張起來。我總是想,若然心跳還是跳得那麼快的話,我想我開始有病了。究竟如何才能釋懷,把自己從壓力框框走出來,那種想睡眠的急切已令我抓狂了,我究竟在混沌到何時?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失眠第二天

今日是失眠的第二天,第一天是在昨日。
由於這一刻不知道做什麼好,我決定用文字記下我這一刻,這兩天所有的感受。
這刻的我,其實是十分十分的疲憊,我很想睡覺,但我卻發現每當我躺上床上的那一刻,
那鬆軟的枕頭、適應了體重的床單和屬於自己氣味的被單並沒有一如以往的使我放鬆下來。
我清楚我的思緒很雜亂,我很明白,是的,是壓力。
壓力這個死東西叫我摸不透,叫我懷疑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屬於自己。
每當遇上壓力的時候,我都察覺到這時候會出現了兩個自己。
一個叫意志、一個叫身軀。
何_君的意志總是說著沒問題的、我會做得來的、最多辛苦少少、要計劃好所有的schedule、再反問自己是否做得來呢、再跟自己說沒問題的、我應該可以、那究竟要做得如何才叫好、再反問自己⋯⋯這是一個輪迴式的自我鼓勵與自我質疑,可能甚至是自我摧毀。
另一方面,一個叫何_君的身軀在控訴自己的負荷過重,她的心臟開始跳得比平時的不正常之快、她的雙腿好像不能在行走時正常支撐、她的雙手開始麻痺、而最可怕的是她的腦袋開始不太懂正常運作,開始暈陀陀的、最痛苦的就是頸椎。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將會變成廢人的時候我便意識到這次是一個要令我仆街到貼地再打大巴掌車爆我塊面清醒自己是多麼的不正常,整個人都扭曲得體無完膚。
我使周圍的人都十分擔心我,我變得是個很掃興的人,因為我的壓力。
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自量力,我太貪心的的認為我能夠處理眾多次事情,我有這樣的能力但事實上的我是沒有的,起碼我的壓力狀態下的表徵都表示我很嚴重,我根本就不應該這麼自信。
我開始覺得心力交瘁,我沒有健康支撐我,同時間意志也開始消沉。
我想起了早一星期買了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叫作「睡」
我心裡大大的_了出來,心想需要這麼不老黎嗎?這本書又是講失眠的女人的自白,有夠巧合的。我開始不知道自己在打些什麼,就記錄這麼多,我想我要嘗試去睡一睡。